新闻动态
 
首页
 
芬芳桃李
教育教学
学院动态
作品赏析
学生管理
就业天地




 
 
站 内 搜 索
关键字
 
湖北省通城县隽水镇宝塔大道558号(白沙咀)-电机厂往麦市方向前800米
邮编:437400
通城各车站乘车即到
0715-4351709
王老师
监督电话:13907244448

南鄂电子商务学校 是一所集大、中专学历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于一体的综合学府,是县扶贫办、劳动局、会计局、经贸局、科技局、技术监督局等职能部门指定的技术与技能资格鉴定考试培训中心。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的鄂南明珠-----通城县银山大道和宝塔大道交汇处,交通十分便捷。学院背倚省级森林公园---通城九宫山锡山风景旅游区,西临穿城流过的秀水河和隽水河,东眺幕阜山余脉,北对武长公路106国道,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有全、兼职教职工52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8人,教学理念先进,教学设施齐全,校园空气清新,环境舒适,风景秀丽。
  学校下设成教函授部、高教自考部、中职培训部,开设有计算机、电子电工、电子商务、会计、模具设计与制造、广告装璜、学前教育、家电维修、法律、行政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专业,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使教育面向平民的教育的要求,充分利用学校校园环境优雅、教学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优良,就业前景广阔等优越条件,实行“中专—大专(专、本科)”一条龙的办学格局。全面推行“中等和高等教育”、“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同步进行”的办学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原则,“做、学、教三者合一”的目标教学模式,培养各类中等和高等技术人才,本着“宽进严出”的办学思想,凡就读大专、本科学生参加全国统考,成绩合格颁发相应主考院校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享受普通高校同层次毕业生同等待遇。就读中专技校的学生由省教育厅或省劳动厅颁发毕业证,毕业生可申办职业资格证,并享受学院推荐就业待遇。
学院是省“雨露计划”培训基地、“阳光工程”培训示范基地及技能就业培训定点机构。坚持“阳光、雨露、技能”就业三大工程齐步走,尤其是雨露计划扶弱济困,责任与意义重大,它是国家专门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实施的一项劳动力转移,实行培训就业的脱贫工程。在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为市县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培养了近万名优秀技术人才,其中培养贫困学员2200余人,为贫困生减免学费360万元,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先后被定为“湖北省家电与信息产品技术指定培训学校”、“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ATA考试站”、“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通城辅导站”。曾荣获“全国民办教育先进学校”、“全国民办教育特色学校”、“全国民办教育十佳培训学校”“湖北省电子信息培训先进单位”......
更多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校园生活 - 学院动态
中职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2005年,国务院决定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再次被各方面所关注。绍兴中专在新的机遇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践,根据绍兴经济社会产业特点,探索中职模块化教学体系,形成了对接绍兴经济社会发展的教学模式,走出了一条中职创新发展之道。

    一、以岗位技能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设计

    从07年开始我校对专业课程设置、课程标准进行了一系列的模块化改革。改革首先在机电、染整两个专业试点。基本过程是:调研——实践技能的开发——课程的整合——教材的编写——课程模块的实施——过程与反思。

    (一)染整专业模块化课程设计

    染整专业提出“以工作领域(岗位)引领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的染整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改革思路。

    首席教师王飞和魏丽丽、许丽君、孔建明、陈蔚南组成的项目团队,在染整行业协会支持下,利用暑假对十二家印染企业进行了走访,与企业技术人员多次调查、分析、研究,并对其一线的实际工作岗位要求按任务进行了分解,了解最新印染技术,工艺设备和工作流程。邀请了众多的印染行业生产一线的专家、高校教授加入到课改小组,进行现场讨论论证。从培养目标的定位、核心技能的确定到课程门类的划分、课程的设置、学时学分分配、教学进程的安排、课程标准的制定、实验实训设施设备的建设规划都做了系统的全面的部署。对专业课程进行重新组合,彻底打破原有的学科型课程内容与结构,遵循从简单到复杂、单一到复合、初级到高级螺旋上升的认识规律,以技能形成为排序原则,以真实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为依据来“整合、序化” 课程内容,将工作过程中工作服务、实践活动及技能形成规律进行设计、编排,有机组合形成模块化项目课程。染整专业课改方案得到了国家化工出版社编审的高度重视,并列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目前,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已在08级学生中进行课改实践。

    (二)机电专业模块化课程设计

    2008年7月学校邀请机电行业专家组成鉴定组,对机电专业课改的项目进行鉴定,跳出了依据教材而制订教学计划、实施教学进度的束缚,走向了依据企业需求和产品生产过程来设计教学方案。

    机电专业技能项目模块的教学是第二学年开始,以每一个技能项目模块为核心,辅以相关的工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初级基本技能模块教学,用一个学期左右的时间完成。初级基本技能中的钳工、电子、电工、计算机等基本操作四个技能项目模块教学,均按初级工技能要求设置,并将《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工材料》、《电工仪表与测量》、《电机与变压器》《企业供电》《电气制图》、《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等课程中与这些技能模块中,实验实训操作技能有关的部分结合技能项目培训一起讲授,采用“技能车间化”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任务即参加市劳动部门组织的维修电工、计算机操作工初级考核,考核合格即取得相应成绩和等级证书。然后再用近一个学期的时间,学习中级专业技能,包括“电机与变压器拆装与维修”、“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安装与维修”、“机床电路原理与维修”、 “PLC控制技术与变频技术”四个技能项目模块。同时将《电机与变压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可编程序控制器》三门专业理论课结合在技能项目模块培训一起讲授,依然采用“技能车间化”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任务后,进行维修电工中级工的考核,并取得相应成绩和等级证书。最后,用一定的时间根据顶岗实习的企业需要,进行岗前技能模块的培训,以企业要求相关知识进行岗前技能模块的训练,同时辅以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教学。最后一个学期学生进行预分配阶段,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

    在试行的基础上,学校将课改推广到了化工、建筑、电商等专业。专业教师纷纷针对自身的优势确定了专业发展的方向,对专业思想的理解更为透彻,所编写的校本教材由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得到了学生的好评,极大地提高了专业教学的质量。

    二、以工作场景为特色的模块化教学方法创新

    我校紧紧围绕学生发展这一中心,以职业技能创新能力培养为基本点。在构建新的课程模式下,针对不同的专业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探究,尝试实践了“做中教”、“做中学”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中感知,在“做”中求知,在“用”中增知,形成了 “技能车间化”式的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和情景教学为特色的技能教学模式。

    (一)工科类专业:项目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项目交给学生完成,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最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教师起到咨询、指导和答疑的作用。它强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协作工作的能力,学生掌握工作思路和方法。教学是一种以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为目标导向的方法,分为模拟设备和模拟情境两种类型。模拟设备主要靠实验实训设备支撑,学生可以在训练中通过自身反馈感悟正确的要领,及时纠正、反复练习。模拟情境主要是根据专业要求,模拟一个社会场景,具有与实际相同的功能及工作过程,通过这种教学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岗位有一个比较具体的、综合性的全面理解。特别是一些属于行业特有的规范,可以得到深化和强化。我校机电类专业中的的数控加工、电工、钳工技能等,建筑类的五大员实训,化工类的化工工艺检测等都可以用到这两种方法。以建筑专业教学的制图模块为例,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任务是以某一实际建筑为蓝本,描绘建筑外型图。学生们都穿着施工服、戴着安全帽、拿着测绘工具,模拟工地操作场景。然后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工作组,指定组长。各工作组就地取材,分布在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等楼群前,组员们分别进行测量、数据记录等工作。接着将取得的数据汇总,以小组为单位,绘制出图纸,完成工作项目。

    (二)文科类专业:案例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

    案例教学是在针对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行为环境中,形成职业行为能力的一种方法。它特别适用于课堂上对实际职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其宗旨不是传授最终真理,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的讨论引发学生的思考,发展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外贸专业的进出口实务教学中,就可以举出许许多多发生在生活中的贸易案例,交由学生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从中获得外贸业务的实践知识。而财会专业的课堂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比如银行业务员与顾客之间发生冲突,如何应对这种冲突并且合理地解决问题。

    三、以校企合作为途径的模块化实训基地建设

    我校积极与企业签订协议,合作办学,实行“订单培养”。对于职业学校来说,校企合作是必不可少、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不断了解企业和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激励学校重视课程改革,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增加学生的职业体验。这给模块化教学提供了不断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建筑专业现与绍兴市建管局测试中心、浙江中实建设有限公司、长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恒兴建设有限公司、绍兴东诚监理公司、绍兴县鼎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浙江鼎盛交通建设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建立稳定的实习、实训、教学科研基地。这些建筑实训基地为专业学生的认识实习、顶岗实习及学生就业提供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学生通过到实训基地实习的时间不少于1760学时,实现了与今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化工专业与龙盛化工有限公司、闰土化工集团、伟丰印染集团、立新纺织印染有限公司、耀龙纺织印染集团、新港印染集团、胜利热电厂、新民热电有限公司、绍兴黄酒集团、新昌制药总厂、新和成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办学,并在这些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黄酒专业和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业实行了“订单式”培养合作电商专业与浙江创发制衣有限公司、绍兴越胜外贸、绍兴海宇纺织品外贸、诸暨豪胜制衣有限公司等企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我校各教研室还纷纷开展下企业教研活动,并经常邀请企业界知名人士来校讲座,校企合作效果很好。

    在此基础上,学校还根据企业和社会培训的要求,通过“众望培训中心”利用学校技能项目模块培训的优势对外进行培训,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如:绍兴市电力局进网作业高、低配电工培训;市建管局建筑项目经理及五大员培训;省特种设备检测中心锅炉水质处理培训;还有市劳动局各类职业技能初、中级鉴定与培训的工种有:钳工、维修电工、化学分析检验员、计算机系统操作员、电子商务员;秘书资格定点鉴定等,都是建立在“模块化”教学基础上的,做到学员随来随学,搞活社会培训,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这样的社会培训,使我校能不断与企业保持联系,掌握第一手的企业人才标准,及时将其引入到中专人才的培养方案中,保证了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力。

    四、以职业资格为标准的立体多元化学业评价制度

    在教学管理上,我校实行以就业为导向的弹性学制及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课程考核与技能等级鉴定相结合。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原则,突出工作实践在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大力整合相关课程,如工民建专业将建筑制图与识图和房屋建设学两门课程整合为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一门课程,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整合为一门,着重强调职业技能。同时也根据职业资格标准,将考证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模块学习结束,通过考证形式进行确认评价,使教学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获得测量放线工等工种的技术证书和施工员、预算员、质量员等岗位知识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我校采用立体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坚持过程评价与技能标准相统一原则,采取阶段性教学检查、教学测试及组织专门委员会进行项目教学课堂评价等措施,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原则,形成全程评价,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使教学评价的目的、评价类型和评价方法都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发挥积极、正确的导向作用,体现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理念。

    我校对课程评价很突出的一点是课程设置是否与国家劳动部门颁布的职业标准接轨,是否以职业标准为导向,为学生提供与其未来可能从事职业活动有关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反映其职业能力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注重构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根据职业岗位要求设置相应的项目课程,把职业标准中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融入相关课程标准中,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证书标准有机结合,用证书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并将不同类别、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折算成相应学分,纳入总体专业教学标准。

    五、以开发精品课程为目标的“诊疗组式”教师团队建设

    模块化教学改革需要大量的教学准备工作,涉及的学科知识面较广,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了教师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外,更需要教师相互之间的支持和协作。在模块化课程改革中,我校建立了“诊疗组式”的教师团队。这个创意来源于绍兴市人民医院正在实行的诊疗组模式,该医院把某一科室所涵盖项目分成若干个诊疗小组,每个诊疗小组配与主诊医生为核心的医疗团队,使每个医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有利于他们尽快成长并形成自己的特色。

    受到这一模式的启发,我们把它复制到职业教育的技能教学中,按专业技能进行分类,形成以技能为项目的模块,并把教师按个人的爱好和学校的需要进行分类归组,结合学校名师工程和省职业技能专业教师培训,帮助教师尽快形成某一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特长,使教师的教学“模块化”、“专业化”,从而保证教学模块化的实施。比如,对电子精通的老师可专攻电子技能项目模块的内容、精通机床电气维修技能的老师可研究机床电气线路及机床电气故障检修技能项目模块的内容,以此类推,各技能项目模块可选派相应技能项目模块的教师团队进行教学。通过这种技能项目模块的专项讲授,教师会熟能生巧,将知识融会贯通,从而选择最恰当的方式因材施教。同时,教师会在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由这个团队的任课老师编写、按技能模块分项的校本教材和相应的实训指导手册。

    与此同时,我校在原有课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基础上,建立课程开发咨询委员会、课程开发工作组,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能。学校课改工作领导小组,专业课程开发咨询委员会,课程开发工作组等相继成立。2009年我校全面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已有7门精品课程立项,教务处具体负责平时每月一次的进度考核,已完成中期验收。

    六、建立模块化教学体系,走中职教改创新之路

    模块化教学改革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出教与学、师与生之间的社会交往的仿真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它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开成,有利于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协调能力的形成,是一种比较适合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我校的教学改革围绕这一核心,以模块化技能为主线,把社会的需求和教育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发挥教师团队协作力量,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其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精,走出我校教学改革的创新之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和改进,我校构建了模块化教学体系,该体系模型可以概括如下:

图1  模块化教学体系示意图     在这一体系的运行中,首先由招生实训处和培训部提供企业和社会需求信息,接着由教务处会同各专业教研组对学校现有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指标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制订出各专业的技能项目教学模块,分为初级基本技能模块、中级专业技能模块、岗前技能模块;再由教科室牵头会同教务处、专业教研组和学校名师工程领导小组,在教师个人爱好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发展需要明确各专业每个模块团队教师的人员,并在其中选出该模块的首席教师,教科室组织教师参加相应的省、市级专业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使每一位专业教师(像医院的医生一样知道自己的研究方向)都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上墙公示便于学生知晓,形成职业技能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近几年来,在这一教学体系的指导下,我校收获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成果。学校开展了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市级和省级课题研究,教师们发表了多篇关于行为导向和项目教学法的论文,凭借独特新颖的教学设计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培养了大量一线技能型人才。可以说,模块化教学改革为我校课堂教学和专业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也成为学校培养中等职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该信息出自“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http://www.cvae.com.cn

 

 

校址:湖北省通城县隽水镇宝塔大道558号 邮编:437400
报名热线:电话: 0715-4351709 13907244448(王校长)13886503378(汪园长)
网址:http://www.nezxxy.cn E-mail:intolzsf@163.com